芜湖市公安局关于芜湖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W202335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个人信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滥用个人信息的现象随之出现。近年来,窃取、泄露、篡改、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等事件频发,原因在于:
一是企业超范围获取用户信息。在收集业务信息以外,不少企业会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特别是身份、位置等敏感信息。更有部分手机应用软件在没有相关业务需求的条件下仍会读取、导出用户通讯录,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二是信息持有方无意间泄漏或者被盗取。部分企业单位乃至通讯部门、政府部门对公民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或办理不善,将个人敏感信息随意在网络上流传、公开,无意间就将公民隐私袒露在大众面前。或者因为网络安全保护技术措施不到位,被黑客或者内部人员盗取。
三是利益驱使促成信息交易。企业为推销业务,对公民个人信息有较大的需求,而购买则是获取信息的高效且便捷的途径。有了巨大的需求市场,不少人就做起了信息交易的买卖。
四是公民自身造成信息流出。由于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不少人特别是老年人较随意地在网络上留个人信息,遇到有些验证要求提供身份信息时,也轻易地就提交,本身造成了信息泄漏。
五是行业“内鬼”作祟。近年来,利用社交网络进行个人隐私的收集、贩卖和非法开发利用的犯罪案件日益猖獗。有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社交网络用户对社交网络的安全感到恐惧,其主要原因就是存在内部从业人员作祟,利用职业之便私自搜集并出卖客户的个人隐私资料,牟取暴利。
鉴于个人信息泄漏危害性极大,近年来芜湖市公安局一直重视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严厉打击侵公违法犯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是目前互联网时代涉网犯罪的重要上游犯罪,涉及黑客攻击、内鬼窃取、信息泄漏、非法采集、出售等一整套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同时基于该侵公黑产衍生电信诈骗、敲诈勒索、非法骚扰甚至绑架、杀人等恶性案件。因此打击侵公犯罪、预防信息泄漏是公安网安部门的常态化工作。芜湖市公安局依托“净网”重点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侦破一批重大案件,抓获一批“数据贩子”,近年来侦破涉网侵公及相关犯罪6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0余人。
(二)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
芜湖市公安局支队紧紧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题,线上线下联动,2022年以来,一是开展网络安全普法“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活动,走进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皖南医学院、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芜湖新芜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为领导干部、学生举办10余场专题讲座培训;二是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网安民警深入社区、广场、集市、夜市、社区等场所,通过发放网络安全宣传单页和反电诈骗宣传手册、现场解答咨询、网络安全知识有奖竞答等多种形式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并且动员组织我市各级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在其主页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标语,播放宣传视频,在本地网站开辟网络安全周宣传专栏;三是联合银行、通讯运营商等电子屏和屏保等宣传载体,推广宣传网络安全。四是“芜湖网警巡查执法账号”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百度百家号等平台积极转发部局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宣传活动贴文、视频、漫画等素材30余篇,累计受众超过40000余人次,总计阅读量超过20000人次,发布宣传贴文1230余篇。进行网络安全线上线下全覆盖宣传。
(三)深入开展网络乱象整治
对9款APP依法进行了行政警告等处罚。芜湖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我是×××”APP(版本号5.1)涉嫌非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经查,该款APP已升级至5.2版本并已上线供用户下载,芜湖网安联系相关技术支撑单位对新版本APP进行了检测,发现仍存在5个高危漏洞和违法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工作中发现,安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起程”APP(V2.1.51)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时未向用户明示并取得用户同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对安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执法检查,并现场给予该公司行政警告处罚,责令该公司对相关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四)强化疫情期间个人信息保护
疫情期间强化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专项工作,办理了一起快递员工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案。
(五)强化部门协调配合
一是联合市邮政管理局,积极推进隐私面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二是协调数据资源管理局,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持续加强数据安全常态化检测和技术防护,及时优化安全策略,处置安全隐患,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下一步工作,芜湖市公安局将参考您的建议,继续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信息泄露,深入开展净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通过互联网、群众举报、投诉等渠道积极梳理摸排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线索,以追源头、摧平台、断链条为目标,严厉打击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络黑灰产犯罪活动。